美國太空人滯留九個月後終於回家了

滯留太空的兩位美國太空人威廉斯(Suni Williams)與威爾摩(Butch Wilmore)​​終於返回地球了,更有數隻海豚在降落於海面的太空艙附近游來游去列隊歡迎。他們的任務原本只是一星期,結果因搭乘的波音公司星際飛船(Starliner)有缺陷,要在太空渡過漫長的九個月,等到美國太空總署(NASA)派出SpaceX的「龍」飛船,才能重返地球。有人說他們像放了一個超長假期,但更多人說是像坐監。你話呢?

在太空待幾日與幾個月,分別可大了,如果訓練和準備不足,是一件極之高風險的事。太空人訓練本來就十分嚴格,需要學習如何在失重環境下生活和工作,還要學會操作太空船和應對緊急情況,重點是快速適應和完成任務。

太空人頭像氣球腳像筷子?

不過要在太空待幾個月,那就更像是在太空「定居」了!太空人需要更全面的訓練,因為在太空中,人的身體是會「造反」的。主要原因是重力問題,在地球,地心吸力會把我們的血液「拉」到腳底,但在太空,血液會全跑在頭部和胸口,使人臉腫得像氣球,腿瘦得像筷子,變得頭重腳輕!更可怕的是,身體裡的水份也會往上跑,讓腦袋壓力變大​​,有些太空人甚至會出現視力變模糊,就像戴了一副被水蒸氣糊掉的眼鏡!還有,在太空無重狀態下不需要像在地球上那樣用力,幾個月下來,肌肉和骨骼也會變弱。如果沒有經常鍛練,回到地球連走路也有困 難。

日日望著窗外數星星

外太空是一個高輻射環境,這些輻射在地球上有大氣層擋住,但在太空就完全暴露了,太空人需要特別的防護措施,如果遇上太陽風暴,輻射量就更多了,這會增加患上癌症和阿茲海默症等疾病的風險​​。此外,他們還要學習如何應對心理壓力,想像一下,你被關在一個小房間幾個月,每日只能通過窗戶看外面的星星,長時間遠離地球和家人,人都悶壞了。

太空站就像一個大房子,太空人不僅要完成科學實驗,還要負責「家居維修」,維護太空站的運行。要知道太空站是非常複雜和先進的機器,任何故障都可以是大問題,每當太空站裡的設備出現問題,太空人便要很小心修理,有時更要走出太空站外,真的是步步為營。

香港首位預備航天員

今次在太空待了9個月的太空人回到地球,身體肯定需要一段長時間來重新適應。他們可能會覺得頭暈、乏力,甚至走路都像喝醉酒一樣搖搖晃晃,像一下子老了十年的模樣。所以,太空人的工作不僅充滿了冒險和刺激,還需要非常嚴格的訓練,整個團隊都要準備得相當充分。

你可能覺得,對香港的學生來說,做太空人是異想天開吧!話你知,去年就有一位香港入選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第四批預備航天員,她就是黎家盈,一位擁有博士銜的女總督察,也是一位載荷專家。她的入選,證明只要肯努力,有朝一日你都有機會成為太空人呢!

Posted in 讀書不忘身邊事 and tagged , , , , , .